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蒋璟璟
近段时间,“熊猫界”不太平静,发生在江苏南京紫清湖野生动物世界“暖暖被打”一事闹得沸沸扬扬:饲养员用竹竿拍打催促暖暖“下班”,合不合适?饲养员被永久禁养,合不合理?围绕这些问题,网友们吵得不可开交,过程中戾气不少,甚至有人跑去网暴饲养员。即便涉事动物园出来解释,“这对大熊猫来说连挠痒的力度都不够”,也没能平息舆论风波。这场舆论风波,让人们看到了病态饭圈文化入侵“熊猫界”的隐忧。(北京晚报)
作为一直以来的顶流,憨态可掬的熊猫,当然拥趸甚众。但凡有名有姓的,出现在公共视野中的熊猫,基本都有着各自庞大的粉丝群。这份喜爱,从线下延伸到线上,从动物园拓展到网络社群。于是我们看到,各种各样的“超话”“热搜”之中,熊猫成为话语的中心、关注的焦点,乃至被奉为一种图腾与符号。这股浪潮,在社交媒介场域内汹涌澎湃,乃至渐成一股压倒性的强势力量。这种力量,源起于“爱的守护”,却也不可避免地走样,滑向了另一端。
诚如我们所见,饭圈化言行,悄然间侵入了“熊猫界”。在所谓“暖暖被打”一事上,这一危险趋势,展现得淋漓尽致。饲养员用竹竿拍打“暖暖”数下,被发到网上后引发轩然大波。事发之后,园方重罚严惩,某些网友依旧不依不饶,通过人肉起底、言语谩骂、人格侮辱等形式,轮番网暴涉事的饲养员。此情此景,岂止是似曾相识,简直是无比熟悉。以爱之名施暴,打着正义的旗号滋事,正所谓“饭圈出征,寸草不生”。
饭圈化思维与饭圈化行为,往往是因爱“痴狂”,在结伙抱团之后,一步步走向偏执化、偏激化。其惯用伎俩,就是动辄无端发难,小事闹大继而一致对外。在此过程中,饭圈不断强化着内部的认同与彼此的协同,越来越封闭、执拗,相应的,其“社会攻击性”也便与日俱增。久而久之,“饭圈”往往会成为自己不曾见过的可怖模样。置身于这种病态的集体氛围内,个体的理性消弭,转而合流于那种集体的暴戾,面目可憎而不自知。
“熊猫界”饭圈化,饲养员遭网暴,似乎一群有爱的人走到一起,却在不知不觉间迷失了方向。某些人沉浸在关于大熊猫的亲情角色代入中,以一种幻想式的情感联结,来解读和回应这个真实的世界。由此,难免会自困、自陷于魔怔。
关键词: